江头四咏·鸂鶒

江头四咏·鸂鶒朗读

故使笼宽织,须知动损毛。
看云莫怅望,失水任呼号。
六翮曾经剪,孤飞卒未高。
且无鹰隼虑,留滞莫辞劳。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江头四咏·鸂鶒译文及注释

《江头四咏·鸂鶒》中文译文:
故使笼宽织,须知动损毛。
看云莫怅望,失水任呼号。
六翮曾经剪,孤飞卒未高。
且无鹰隼虑,留滞莫辞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的《江头四咏》系列中的一首,描写了一只孤雁的境况。诗中的“鸂鶒”指的是雁类鸟,因为它们的头部有黑色的斑点,所以也被称为黑颈鸥。诗人以鸂鶒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境遇与志向的悲愤。

首先,诗人通过“故使笼宽织,须知动损毛”的描写,把鸂鶒被囚禁在笼子里的形象展现出来。这一情节可以理解为诗人自身的境遇,被困于宦途之中,不能自由展翅飞翔。

其次,诗人用“看云莫怅望,失水任呼号”来形容鸂鶒在云上飞翔,迷失了方向,发出孤独的呼唤。诗人通过这种孤雁失群的景象,寄望于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表达了对逆境的坚韧和对未来的期望。

然后,诗中描述“六翮曾经剪,孤飞卒未高”,意指鸂鶒的羽毛曾被剪去,而它的飞翔依然不高,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宦途中受到打击和挫折,但依然不放弃追求好的前程。

最后,诗人以“且无鹰隼虑,留滞莫辞劳”结尾,表明他并不在意被困住,不畏惧失败与困苦,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整首诗的意境通过描绘一只孤雁的遭遇,既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失望和不满,又表现了他对美好前景的向往和持续奋斗的勇气和坚持。这种深情厚意的抒发和谐美感的表达是杜甫诗歌的典型特点,使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江头四咏·鸂鶒读音参考

jiāng tóu sì yǒng xī chì
江头四咏·鸂鶒

gù shǐ lóng kuān zhī, xū zhī dòng sǔn máo.
故使笼宽织,须知动损毛。
kàn yún mò chàng wàng, shī shuǐ rèn hū háo.
看云莫怅望,失水任呼号。
liù hé céng jīng jiǎn, gū fēi zú wèi gāo.
六翮曾经剪,孤飞卒未高。
qiě wú yīng sǔn lǜ, liú zhì mò cí láo.
且无鹰隼虑,留滞莫辞劳。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诗文推荐

麻叶层层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妄集。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若人可...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天寒落...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