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诗抄

天安门诗抄朗读

三千翠柏卫忠魂,紧束戎装后来人。
热血已教神州赤,头颅再换宇宙新。
战时方显男儿志,沙场才见赤子心。
丹心誓补前人愿,谁惧马革裹全身。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天安门诗抄译文及注释

《天安门诗抄》是一首现代无名诗,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三千翠柏卫忠魂,
紧束戎装后来人。
热血已教神州赤,
头颅再换宇宙新。
战时方显男儿志,
沙场才见赤子心。
丹心誓补前人愿,
谁惧马革裹全身。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天安门广场上英勇牺牲的先烈们的敬意和追思。诗人以天安门广场上的翠柏树为象征,描绘了三千名卫国戍边的忠魂护卫。他们的戎装紧束着后来的人们,传承了他们的精神和责任。他们的热血已经使整个神州大地变得赤红,他们的头颅为了国家的未来再次献出了自己。只有在战争时,男儿的志向才能显现,沙场才能见证他们内心的纯真与坚定。他们怀着坚定的信念,誓言要完成前人的遗愿,不惧怕马革裹尸,甘愿为国家拼尽全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英勇牺牲的烈士们的敬意和崇高赞颂。诗人通过天安门广场的翠柏树象征烈士的精神永存,并将他们的忠诚和奉献传承给后人。诗中使用了热血赤红的意象,突出了烈士们为国家付出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战场上的男儿和纯真的心灵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烈士的赞美。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烈士精神的传承与继承,表明后人将继续以献身国家为荣的信念,不惧怕牺牲,全力以赴为国家的繁荣和和平而奋斗。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敬仰和追思,同时也传递了爱国主义的情感和价值观。它鼓舞人心,让人们铭记并传承先烈的精神,激励后人为国家的繁荣和团结而不懈奋斗。

天安门诗抄读音参考

tiān ān mén shī chāo
天安门诗抄

sān qiān cuì bǎi wèi zhōng hún, jǐn shù róng zhuāng hòu lái rén.
三千翠柏卫忠魂,紧束戎装后来人。
rè xuè yǐ jiào shén zhōu chì, tóu lú zài huàn yǔ zhòu xīn.
热血已教神州赤,头颅再换宇宙新。
zhàn shí fāng xiǎn nán ér zhì, shā chǎng cái jiàn chì zǐ xīn.
战时方显男儿志,沙场才见赤子心。
dān xīn shì bǔ qián rén yuàn, shuí jù mǎ gé guǒ quán shēn.
丹心誓补前人愿,谁惧马革裹全身。

现代无名诗文推荐

碑,傲立苍天真神威。清明日,落在鲜花堆。碑,迎送倾盆泪雨飞。英灵在,来年更光辉。碑,刺破青天更雄伟。千万载,年年春风吹。

少壮扶老弱,街市倚栏杆。万民敬肃哀泣,不知北风寒。恸悲震天撼地,灵车驶动何忍,轧碎我心肝。求阻挡不住,恨哉八宝山!声已嘶,泪流尽,哭苍天。长安道上西驶...

哭别亲人泪未消,山精出洞变人妖,装腔作势调门高。有意重研擒鬼法,无心轻信狗皮膏,留神拭泪认花招。

天亦垂泪,是人岂能泪不挥?纪念碑,花圈林立,挽联素围。灰撒江河涛澎湃,骨落青山峰崔巍。功勋卓、永垂青史册,壮经纬。继遗志,铭教诲,辨真伪,识妖鬼。与贼...

九州何处觅英魂,土有余香水有神。心寄故国春依旧,襟悬碧落月无痕。万家思愁通世变,一肩霜雪挽浮尘。跳脱丹青可亲炙,清光留取照风云。

三千翠柏卫忠魂,紧束戎装后来人。热血已教神州赤,头颅再换宇宙新。战时方显男儿志,沙场才见赤子心。丹心誓补前人愿,谁惧马革裹全身。

故园风雨几经年,大厦撑持靠擎天。心志光明同日月,功勋盖世重河山。倾城人哭哀声震,漫地花飞白雪翩。空有如涛伤心泪,神鹰高逝永不还。

素纸黑纱含恸剪,苍松翠柏和泪扎。谁言献花是旧俗,明朝她死定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