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伯浑用韵复次

师伯浑用韵复次朗读

古者诸侯今牧守,衰迟难强岁相朝。
惟须稚子理蓑笠,兼有老妻缝襋要。
来岁定从田父去,飞书不待故人招。
平生最爱津乡聚,江小可渔山可樵。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师伯浑用韵复次译文及注释

诗词:《师伯浑用韵复次》

古者诸侯今牧守,
衰迟难强岁相朝。
惟须稚子理蓑笠,
兼有老妻缝襋要。
来岁定从田父去,
飞书不待故人招。
平生最爱津乡聚,
江小可渔山可樵。

中文译文:
古代的诸侯今天成为牧守,
衰老之后难以强盛地执政。
只有幼子需学会整理蓑衣和戴草帽,
同时还有老妻需要缝制衣裳。
明年决定跟随父亲去农田,
飞鸿传书不需等候故友的邀请。
一生最爱津乡的聚会,
江边可垂钓,山中可采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晁公溯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平凡人的生活情景。诗人通过对古代诸侯和现代牧守的对比,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两句描绘了古代的诸侯如今已经成为地方牧守的现实情况,暗示了岁月的衰老和力量的减弱。然而,诗人并不向往权势和富贵,而是将关注点转向了平凡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诗人的家庭生活。他说自己的孩子需要学会理顺蓑衣和戴笠子,老妻则忙着为他们缝制衣服。这揭示出诗人过着朴素的生活,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温暖的氛围。

然后,诗人提到明年他将跟随田父去农田,这表示他将过上务农的生活,放弃城市的繁华。他说不需要等待飞鸿传书来邀请他,暗示着他已经与城市中的故友渐行渐远。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他说自己一生最喜欢津乡的聚会,这里有江边可以垂钓,山中可以采柴,展现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平凡人的视角,抒发了对安稳生活、家庭情感和故乡的深情眷恋。通过对比古今、富贵与平凡的差异,诗人表达了对简单而真实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家庭和故乡的深情厚意。

师伯浑用韵复次读音参考

shī bó hún yòng yùn fù cì
师伯浑用韵复次

gǔ zhě zhū hóu jīn mù shǒu, shuāi chí nán qiáng suì xiāng cháo.
古者诸侯今牧守,衰迟难强岁相朝。
wéi xū zhì zǐ lǐ suō lì, jiān yǒu lǎo qī fèng jí yào.
惟须稚子理蓑笠,兼有老妻缝襋要。
lái suì dìng cóng tián fù qù, fēi shū bù dài gù rén zhāo.
来岁定从田父去,飞书不待故人招。
píng shēng zuì ài jīn xiāng jù, jiāng xiǎo kě yú shān kě qiáo.
平生最爱津乡聚,江小可渔山可樵。

晁公溯诗文推荐

来守剑西三里城,胸中岂止俗尘生。簿书堆案惟思睡,见此魁梧觉眼明。

子去夔州颇自矜,举杯大叫气凭陵。新诗硖内流传满,今有高人王右丞。

莫言地近嶲昆明,刺史题书笔不停。解道澄江净如练,空蒙山水是昭亭。

冠剑堂堂仁寿公,昨提金鼓去平戎。惜君不往分一矢,共射佛狸江水中。

日翻蠹简书斋里,往往编摹自汉朝。鸡距束毫来武信,马肝琢砚出高要。时因抚事歌成相,更复怀人作大招。知子山中富吟咏,纵横文力到孙樵。

筋力何堪道路遥,难陪诸彦侍同朝。初无计上三年最,况敢功思万里要。北塞单于皆入贡,西山赞普不劳招。传闻已卧清边鼓,堑垒长閒守木樵。

东望行都绛阙遥,老来筋力倦趋朝。谁能作吏沈簿领,但欲买田书质要。雅意庶同高士传,不才难望大夫招。津乡旧有先贤宅,过者蒭荛莫敢樵。

古者诸侯今牧守,衰迟难强岁相朝。惟须稚子理蓑笠,兼有老妻缝襋要。来岁定从田父去,飞书不待故人招。平生最爱津乡聚,江小可渔山可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