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

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朗读

淮阴当日少年轻,官舍浑如寄旅亭。
十载凄凉甘组绿,三冬讽诵伴灯青。
才非徐孺惭悬榻,诌异陈咸岂触屏。
独幸亲逢陶谢手,每观一字并华星。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译文及注释

《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是宋代傅察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淮阴当日少年轻,
官舍浑如寄旅亭。
十载凄凉甘组绿,
三冬讽诵伴灯青。
才非徐孺惭悬榻,
诌异陈咸岂触屏。
独幸亲逢陶谢手,
每观一字并华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傅察在淮阴时的境遇和心境。当时他还年轻,住在官舍,但是官舍的环境却像是寄居的亭子一样。他在这里度过了十年的艰辛,尽管生活凄凉,但他却甘心情愿地组织绿色的植物,三个寒冷的冬天里,他与灯火相伴,默默地吟诵着诗篇。他自谦地说自己的才华远不及徐孺(指徐渭)那样卓越,他的诗作也不像陈咸那样引人注目。然而,他幸运地有机会亲手观赏到陶渊明和谢灵运的字迹,每次看到他们的字,就像看到了璀璨的星辰。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傅察的心境和对文学的追求。诗人描述了自己年少时在淮阴的生活环境,将官舍比作寄居的亭子,抒发了孤寂和寂寞之感。他在这里度过了十年的时光,忍受着凄凉的生活,但他并没有放弃追求诗歌和文学的热情。他用灯火为伴,默默地吟诵着诗篇,表达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坚持。

傅察自谦地说自己的才华远不及徐渭那样杰出,他的诗作也不像陈咸那样引人注目。这是一种自我谦卑和客观评价,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文学前辈的敬重和学习的态度。然而,他幸运地有机会亲手观赏到陶渊明和谢灵运的字迹,每次看到他们的字,就像看到了璀璨的星辰。这一描写表达了他对陶谢文学遗产的敬仰和对他们创作成就的钦佩。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身经历和对前辈文学的赞美,展现了傅察对文学的追求和对文学家的敬重。他虽然自谦自己的才华,但仍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诗歌创作,并从前辈文学家身上汲取灵感和力量。这首诗词既表达了傅察的个人情感,又展示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的坚定态度。

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读音参考

hé bào shǒu cì yùn lín dé zǔ shí sì shǒu
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

huái yīn dāng rì shào nián qīng, guān shě hún rú jì lǚ tíng.
淮阴当日少年轻,官舍浑如寄旅亭。
shí zài qī liáng gān zǔ lǜ, sān dōng fěng sòng bàn dēng qīng.
十载凄凉甘组绿,三冬讽诵伴灯青。
cái fēi xú rú cán xuán tà, zhōu yì chén xián qǐ chù píng.
才非徐孺惭悬榻,诌异陈咸岂触屏。
dú xìng qīn féng táo xiè shǒu, měi guān yī zì bìng huá xīng.
独幸亲逢陶谢手,每观一字并华星。

傅察诗文推荐

堂上寒风至,萧条静物华。映窗唯有竹,倚槛更无花。碧瓦霜初重,铜壶日易斜。尊罍延夜永,不觉已朝霞。

堂上西风至,郊原岁事成。雨馀虹影落,云霁露华清。唧唧蛩鸣夜,飘飘雁渡晴。登临多物色,笔落竞纵横。

堂上薰风至,阳曦午更骄。玩队欣叶密,引馀快冰消。乳燕飞还坠,鸣蝉咽复调。清谈能却暑,应不废招邀。

堂上春风至,欣欣草木情。鸦鸣藏柳暗,蝶舞映花明。暖日迟迟景,轻雷隐隐声。客来何所有,采蕨试新烹。

欲识逍遥乐,都忘利与名。讨论惟百氏,来往有诸卿。静觉羊肠险,闲看蜗角争。超然穷妙理,知不愧庄生。

大火气方炽,新金伏未兴。茅屋苦卑陋,蕴毒空自憎。流汗常被体,涤烦屡饮冰。那堪青蝇辈,鼓翅作威棱。薰风烁炎日,沸鼎助薪蒸。每思谋爽垲,地隘旧无称。高亭枕...

蜗舍不容膝,烦歊局寝兴。岂惟倦束带,絺绤犹云憎。清微跨城角,窣兀疑疑冰。深池暮黯黯,远岫朝棱棱。往岁与申子,宾朋日云蒸。遂令栋宇陋,顾眄流名称。先生今...

使轺问俗画轮轻,五马张筵驻驿亭。他日恩荣封诏紫,伫看蹇谔仗蒲青。才能并赐龙文剑,勋业同分云母屏。太史已书贤者聚,荀陈此地仰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