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李楫宅

过李楫宅朗读

闲门秋草色。
终日无车马。
客来深巷中。
犬吠寒林下。
散发时未簪。
道书行尚把。
与我同心人。
乐道安贫者。
一罢宜城酌。
还归洛阳社。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过李楫宅译文及注释

《过李楫宅》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闲门秋草色,
终日无车马。
客来深巷中,
犬吠寒林下。
散发时未簪,
道书行尚把。
与我同心人,
乐道安贫者。
一罢宜城酌,
还归洛阳社。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李楫的宅院时的景象和感受。诗人来到李楫的宅院,看到闲敞的大门前秋天的草色,整天都没有车马经过。在宅院的深巷中,听到狗在寒冷的林下吠叫。诗人的头发散乱,还未来得及梳理。他手持道书,在行走中不停地阅读。在这个宅院里,还有一个和他志同道合的人,他们都喜欢追求道德的修养。他们一起结束了在宜城的饮宴,返回洛阳的社交圈。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简约的语言,表现了王维对清净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诗中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闲适的感觉,宅院内几乎没有车马的喧嚣,只有秋草静静地生长。深巷中的吠声和寒冷的林下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氛围。诗人自己的形象也是朴素而质朴的,他的头发散乱,手持道书行走,表现出他专注于修身养性的态度。诗的最后,诗人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结束了在宜城的宴会,回到洛阳的社交圈,这也可以理解为他们回归了更加繁忙的生活,但他们依然乐于追求道德和安贫乐道。

这首诗词以其简洁的语言、深沉的意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闻名。它表达了王维对于内心宁静、追求道德和超越物质欲望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子对于清净生活和道德修养的追求。整首诗情感内敛,留白之处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让人们在喧嚣的现实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过李楫宅读音参考

guò lǐ jí zhái
过李楫宅

xián mén qiū cǎo sè.
闲门秋草色。
zhōng rì wú chē mǎ.
终日无车马。
kè lái shēn xiàng zhōng.
客来深巷中。
quǎn fèi hán lín xià.
犬吠寒林下。
sàn fà shí wèi zān.
散发时未簪。
dào shū xíng shàng bǎ.
道书行尚把。
yǔ wǒ tóng xīn rén.
与我同心人。
lè dào ān pín zhě.
乐道安贫者。
yī bà yí chéng zhuó.
一罢宜城酌。
hái guī luò yáng shè.
还归洛阳社。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诗文推荐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不知从今去。几时生羽翼。王母翳华芝。望尔昆仑侧。文螭从赤豹。万里方一息。悲哉世上人。甘此膻腥食。

希世无高节。绝迹有卑栖。君徒视人文。吾固和天倪。缅然万物始。及与群物(一作牧)齐。分地依後稷。用天信(一作奉)重黎。春风何豫人。令我思东溪。草色有佳意...

积雪满阡陌。故人不可期。长安千门复万户。何处躞蹀黄金羁。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济州官舍作〕[虫萧][虫肖]挂虚牖。蟋蟀鸣前除。岁晏凉风至。君子复何如。高馆阒无人。离居不可道。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虽有近音信。千里阻河关。中复...

纷进舞(一作拜)兮堂前。目眷眷兮琼筵。来不言(一作语)兮意不传。作暮雨兮愁空山。悲急管兮(一本无兮字)思繁弦。神(一作灵)之驾兮俨欲旋。倏云收兮雨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