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礼部试院王才元惠梅花三种皆妙绝戏答三首

出礼部试院王才元惠梅花三种皆妙绝戏答三首朗读

病夫中岁屏杯杓,百叶缃梅触拨人。
拂杀官黄春有思,满城桃李不能春。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病夫拂杀不能春

出礼部试院王才元惠梅花三种皆妙绝戏答三首译文及注释

《出礼部试院王才元惠梅花三种皆妙绝戏答三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病夫中岁屏杯杓,
百叶缃梅触拨人。
拂杀官黄春有思,
满城桃李不能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中的人,他坐在屏风后面,手拿着酒杯和勺子。他用这些器具轻轻地敲击着一株盛开的紫红色梅花,仿佛在与它交流。诗人黄庭坚通过这幅画面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赞美和思念之情。他感慨地说,即使梅花在春天里盛开,也无法与满城的桃花和李花相比。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黄庭坚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和对春天的思念。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象征,被赋予了坚强、傲雪奋发的品质。诗中的病夫象征着黄庭坚自己,他身体虚弱,但内心依然对美好事物充满了渴望和感慨。他通过触摸梅花,与梅花进行心灵的交流,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春天的向往。

诗中的“百叶缃梅”形象生动,给人一种纷繁复杂的感觉。黄庭坚用“拂杀官黄春有思”形容自己的心情,暗示了他在病榻上对春天的渴望和无奈。最后一句“满城桃李不能春”表达了黄庭坚对春天盛开花朵的渴望,但他却无法亲自去欣赏和参与其中,这种无奈和矛盾的心情使整首诗更具情感深度。

这首诗具有简练、含蓄的风格,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了黄庭坚内心的情感和对梅花的赞美,同时也通过对春天和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叹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出礼部试院王才元惠梅花三种皆妙绝戏答三首读音参考

chū lǐ bù shì yuàn wáng cái yuán huì méi huā sān zhǒng jiē miào jué xì dá sān shǒu
出礼部试院王才元惠梅花三种皆妙绝戏答三首

bìng fū zhōng suì píng bēi biāo, bǎi yè xiāng méi chù bō rén.
病夫中岁屏杯杓,百叶缃梅触拨人。
fú shā guān huáng chūn yǒu sī, mǎn chéng táo lǐ bù néng chūn.
拂杀官黄春有思,满城桃李不能春。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黄庭坚诗文推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汤泛冰瓷一坐春。长松林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灯焰焰,酒醺醺。壑源曾未醒酲魂。与君更把长生碗,聊为清歌驻白云。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遍照醽醁。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

踏破草鞋参到了。等闲拾得衣中宝。遇酒逢花须一笑。长年少。俗人不用嗔贫道。何处青旗夸酒好。醉乡路上多芳草。提著葫芦行未到。风落帽。葫芦却缠葫芦倒。

万水千山来此土。本提心印传梁武。对朕者谁浑不顾。成死语。江头暗折长芦渡。面壁九年看二祖。一花五叶亲分付。只履提归葱岭去。君知否。分明忘却来时路。

月侧金盆堕水,雁回醉墨书空。君诗秀色雨园葱。想见衲衣寒拥。蚁穴梦魂人世,杨花踪迹风中。莫将社燕等秋鸿。处处春山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