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六首

梅花六首朗读

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香温。
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在三更挂月村。
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魂。
一尊欲访罗竿,落叶空山正掩门。
¤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梅花六首译文及注释

《梅花六首》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淡淡霜华湿粉痕,
谁施绡帐护香温。
诗随十里寻春路,
愁在三更挂月村。
飞去只忧云作伴,
销来肯信玉为魂。
一尊欲访罗竿,
落叶空山正掩门。

中文译文:
淡淡的霜华湿润着花瓣上的粉痕,
不知是谁用细绢帐幔保护着花香的温暖。
诗句随着十里寻找春天的路,
愁思在深夜挂在月亮照耀的村庄。
飞去的只有忧愁,云朵作为伴侣,
凋谢而来的花朵是否相信玉石有灵魂。
一杯酒想去拜访罗竿(梅花的别称),
落叶飘零,空山中的门正被遮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景象和抒发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孤独、寂寞和凋谢的思考。

诗中的梅花被描绘为淡淡的霜华湿润着花瓣上的粉痕,给人一种清冷而娇媚的感觉。细绢帐幔护住了梅花的香温,暗示着梅花的孤独和脆弱,需要外界的保护。

诗人通过“诗随十里寻春路”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追求。在深夜,他的愁思挂在月亮照耀的村庄上,映照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诗中的“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魂”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凋谢的思考。梅花凋谢后只有忧愁作为伴侣,而重新开放的花朵是否相信玉石有灵魂,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转变。

最后两句“一尊欲访罗竿,落叶空山正掩门”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敬仰和向往。他想举杯酒去拜访梅花,但落叶飘零,空山中的门被遮掩,暗示了梅花的孤独和难以触及的高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和抒发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孤独、寂寞和凋谢的思考,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梅花六首读音参考

méi huā liù shǒu
梅花六首

dàn dàn shuāng huá shī fěn hén, shuí shī xiāo zhàng hù xiāng wēn.
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香温。
shī suí shí lǐ xún chūn lù, chóu zài sān gēng guà yuè cūn.
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在三更挂月村。
fēi qù zhǐ yōu yún zuò bàn, xiāo lái kěn xìn yù wèi hún.
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魂。
yī zūn yù fǎng luó gān, luò yè kōng shān zhèng yǎn mén.
一尊欲访罗竿,落叶空山正掩门。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诗文推荐

风生百兽低,欲吼空山夜。疑是天目岩,飞来此山下。

君不见陈孟公,一生爱酒称豪雄。君不见扬子云,三世执戟徒工文。得失如今两何有,劝君相逢且相寿。试看六印尽垂腰,何似一卮长在手。莫惜黄金醉青春,几人不饮身...

夕卧白云合,朝起白云开。惟有心长在,不随云去来。

四更栖鸟惊,山白初上月。起开东阁看,正在云峰缺。

长溪如白虹,分走荆霅派。具区纳群流,襟带三郡界。太虚混鸿蒙,元气流沆瀣。初疑溟渤宽,稍觉云梦隘。茫茫雁飞迟,飒飒帆度快。雨来鼍报鸣,风起鸥惊迈。神龙作...

闻说桥东地,高人旧隐居。养生应有道,觅举绝无书。爱救粘丝蝶,嗔惊出水鱼。时寻戴颙宅,自驾短辕车。

啼乌惊多栖未久,半起疏桐上高柳。灯下佳人颦浅眉,机中少妇停纤手。月入空闺夜欲深,数声犹似听君琴。

落日青山影在沙,镜湖波净过荷花。云间树底参差屋,借问谁家是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