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融闻琴

和子融闻琴朗读

古曲谁弹起,千年无此音。
尚怜惟韵在,端欲后人寻。
指上虽传操,声中要识心。
半生孤此志,弦续自而今。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和子融闻琴译文及注释

《和子融闻琴》是宋代陈文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曲谁弹起,
千年无此音。
尚怜惟韵在,
端欲后人寻。
指上虽传操,
声中要识心。
半生孤此志,
弦续自而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于古曲的思念和渴望,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已经遗失的曲调和音韵的怀念之情。诗中表明了作者对于古曲的热爱和对传世之音的渴望,他希望后人能够寻找到这些已经失传的音乐之美。作者通过琴音的传承和琴声的表达,探寻音乐的力量和琴箫的意境,抒发了自己半生孤独追求音乐的心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古曲的思念和对音乐的追求。诗中的"古曲谁弹起"表达了对于已经失传的曲调的遗憾和对于曲调创作者的敬仰之情。"千年无此音"则强调了这种音乐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其珍贵性和稀缺性。作者表示"尚怜惟韵在",意味着虽然曲调已经不复存在,但音韵的美仍然存在于他的内心深处。他期待后人能够寻找到这些失落的曲调,并能够继续传承下去。诗中还提到了指法的传承和琴声的表达,强调了音乐需要通过真正的理解和发自内心的表达才能传达出其中的情感。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一生追求音乐的志向,他希望音乐能够延续下去,传承至今。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将作者对音乐的思念和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对于音乐的热爱和渴望。这种对于已逝之音的怀念和对音乐的追求的情感,使诗词具有一种朦胧而又凄美的意境,引发人们对于音乐和艺术的思考和共鸣。

和子融闻琴读音参考

hé zi róng wén qín
和子融闻琴

gǔ qū shuí dàn qǐ, qiān nián wú cǐ yīn.
古曲谁弹起,千年无此音。
shàng lián wéi yùn zài, duān yù hòu rén xún.
尚怜惟韵在,端欲后人寻。
zhǐ shàng suī chuán cāo, shēng zhōng yào shí xīn.
指上虽传操,声中要识心。
bàn shēng gū cǐ zhì, xián xù zì ér jīn.
半生孤此志,弦续自而今。

陈文蔚诗文推荐

服膺师训毅名斋,观省无妨动与偕。只向此中窥所守,已知平日谨诸怀,器充宠博乾坤大,理析精微律吕谐。吾道古今穷不尽,一尊深夜讲朋侪。

千里江头访故人,事虽论旧道弥新。县知一味忧勤意,要活九州穷困民。秋月洞明波底影,祥风潜有雪中春。荒山僻峰雪深处,无惜遄驱六辔均。

我闻九华名,未登九华峰。睨视百里外,烟翳尝冥濛。快意一披抉,几欲挟长风。庶识真面目,高下俱迎逢。飞雪如有意,未积先消融。凌晨展清眺,万里开晴空。炯然明...

夜凉灯火掩柴扉,诗诵城南忆退之。更把新诗细紬绎,无言谁会点头时。

小斋虽不奉名谭,此理要须见倚参。料得归怀明月满,不应对影祗成三。

云开日脚漏微明,无奈秋风掠面清。因作西邻闲纵步,不知乘兴有高情。

悠然君之心,非古亦非今。忘言犹有时,无弦安用琴。渊明此时意,千载无知音。但见登阁时,山高白云深。

悠然阁这名,名从见中起。长哦好仁诗,高山勤仰止。意与口俱到,掘井真得不。嗟哉世间人,穿鉴求义理。